民族危亡之际,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1931年9月18日沈阳一声炮响,东北军接到“不抵抗”手令,三十万大军一枪不放把黑土地让给一万八千关东军,全国骂声翻天,蒋介石却在南昌行营淡定写下日记:“先统一,后抗日,方能救亡”。
1931年9月18日沈阳一声炮响,东北军接到“不抵抗”手令,三十万大军一枪不放把黑土地让给一万八千关东军,全国骂声翻天,蒋介石却在南昌行营淡定写下日记:“先统一,后抗日,方能救亡”。
“在近现代历史上,流传着“一条中东路,半部东北史”的说法。其缘由十分明确: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至1952年中东铁路完全收归中国人民所有,这长达五十多年的岁月,正是东北乃至整个中国最为风云激荡的半个多世纪。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交通设施的变迁,更与政治关系、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虎石台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在沈阳以北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引爆事先安放的炸药。紧接着,关东军立刻声称这是东北军所为,随即开始进攻北大营。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史与远东政治格局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